2021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后,“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词”。什么样的团队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什么样的教师能够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今天让我们走进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林木资源高效利用教师团队,探寻他们自觉对标祖国需要,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故事。
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记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林木资源高效利用教师团队
从国家科技进步奖到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从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到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重大科技成果到在企业应用转化……仅近5年,这个仅有15人的东北林业大学林木资源高效利用教师团队就取得了众多颇具分量的成就。是什么让这个团队喷薄出如此强劲的奋进动力?是什么让这个团队在建设祖国的火热浪潮中激荡前行?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说:“当我们像黄大年一样,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自然就会把个体奋斗融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自觉对标祖国需要,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
一个人与一群弟子
翻看这个团队主要成员的简历,会明显感受到梯队建设的痕迹——既有60后的中坚,也有70后的栋梁,更有80后、90后的新锐。虽然他们年龄相差很多,但他们却有着一样的干劲儿——每天早上,他们都会早早来到实验室,节假日期间正常工作对他们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拼搏?70后的团队骨干刘守新教授这样说:“团队带头人快80岁了,却依然保持着拼搏的劲头儿。我们都是他的弟子,他都那么勤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刘守新所说的“快80岁的负责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李坚被很多人称为“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院士”,“因为不管工作多么繁重劳累,从来看不到他疲倦,总是精力旺盛的样子。”团队成员许民说。让许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2001年,李坚鼓励她考取博士研究生,但她觉得自己已经评上了副教授,不想再辛苦地读博士,因为那样“会累、会变老”。李坚说:“你不辛苦,就不会变老吗?人的一生怎样都会度过,你虚度光阴也好、刻苦努力也罢,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可是不同的是你人生的意义。只有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才能收获一个无憾的人生。”如今,许民早已博士毕业,并逐渐成长为我国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她说:“正是李老师的话,让我的人生轨迹继续上扬,收获了更加精彩的人生。”
李坚常说“知识是力量,良知是方向”。直到现在,李坚团队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一个“让人看起来好笑,但却一直坚持”的选择学生标准——又红又专。李坚解释道,“我觉得这个词一点都不过时。‘红’就是热爱党、热爱人民;‘专’就是雄厚的专业知识。没有热爱哪来的激情,没有知识哪来的力量。”现在,每年9月新生入学,李坚都会为全校4000多名新生奉上精彩的入学教育课。在李坚的带领下,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都在教学、科研一线辛勤地耕耘、奉献着。他们不仅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及各种学术活动,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刘守新会为了帮助学生就业,积极主动地给全国相关的科研院所和企业打电话,当学生的“推销员”;谢延军会为了指导一个细小的实验细节,与学生在实验设备前反复调试、组装一整天;于海鹏会把家中的被褥邮寄给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李淑君会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回家里,请学生吃饭……“想要让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品格,所谓言传身教,说得再好,也不如做得好。师德蕴含在团队成员的实际行动中,他们正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育人使命。”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坤说。
以东北林业大学林木资源高效利用教师团队成员为核心的团队先后入选全国工人先锋号、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黑龙江省“头雁”团队。近5年团队培养的200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从事林业工程研究工作的栋梁。仅在校期间,学生们就摘得了梁希学子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林科十佳优秀毕业生、黑龙江省三好学生等诸多荣誉称号。学生们的科创作品也在全国和黑龙江省“挑战杯”比赛、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摘金夺银。
一个目标与一批成就
高效利用林木资源,是东林科研人员一直以来的科研目标,更是这个团队的奋进动力。“我国作为一个人均森林占有面积偏低的国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对木材有着极大的需求。所以高效利用林木资源,就是不植树的造林,等于未增加森林面积而扩大了木材资源供给。”李坚说。
作为生物木材学的开拓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李坚就把传统木材科学研究从木材解剖、木材性质和木材缺陷扩大到生物木材学、木质环境学、仿生木材等多个学科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木资源高效利用教师团队更是把目标瞄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为地方经济服务上,在木材仿生智能化、木材功能改良、生物基炭材料、生物基纳米材料等方向做出了许多国际前沿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虽然团队提出的一些科研方向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做出像荷叶一样滴水不沾的木材、构筑与棉花相似的木质基仿生材料、利用贝类代谢物质黏合机理研发安全绿色的胶合剂……这些在很多人看来是天方夜谭的科学研究,正在团队的实验室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坚强调,“科学研究一定是前沿性的,搞科研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方法。”目前,团队成员正在以十足的饱满热情,全力投入到科学开发利用林木资源,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之中。
2018年1月,李坚团队获得了沉甸甸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获奖的项目就是“基于木材细胞修饰的材质改良与功能化关键技术”。”这个技术不仅解决了人工林木材密度小、强度低、易变形开裂、腐朽虫蛀和易燃烧等问题,还能够通过改变木材细胞壁层分子结构和调控细胞微观构造,使木材具备疏水、阻燃、防腐和电磁屏蔽等新功能。”团队骨干成员谢延军解释说道。这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木材仿生功能化基础研究方面引领了学科前沿。而这个项目只是李坚团队众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近5年,团队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4项。
这一连串数据,表面看来是团队日夜攻关的丰硕成果,但内行人却知道,这只不过是团队厚积薄发的一种必然。在团队有一个怪现象:多年默默无闻的学生,可能会井喷式发表研究成果;一直毫无建树的科研人员,可能一下子就会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团队骨干成员于海鹏感慨到:“这些说明,任何研究课题,只有脚踏实地,全力探索、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所收获。”
而科研人员能够踏实下来,离不开团队的整体氛围。团队从来不会急功近利地一定要出什么成绩,从来不会要求老师、学生一定在什么时间内发表什么样的学术成果。“瓜熟自然蒂落,尚未成熟的科研成果,如果贸然推出,必将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验。”李坚说。
虽然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但团队却并没有止步于实验室的成功。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多做些对国计民生有意义的事,才是科研人员的价值所在。而众多成果也在这样的目标之下,在全国各地的企业中落地开花。团队先后为徐州盛和木业有限公司解决了产品强度不均匀问题;为浙江兔宝宝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了磁性木材和具有室内挥发有机物降解功能的木材产品;为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塔拉胶基可食膜和高吸水树脂,解决了塔拉胶应用单一问题。团队的活性炭配方,不知“救活”过多少企业。此外,团队还调研了百余家木材加工企业的碳排放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并联合十多位院士提出了院士建议,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建言献策……
如今,团队不仅凝聚起东北林业大学科研人员的前进动力,更带领着全国木材科学领域进入科研的黄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生理学教授尹伟伦曾经这样评价过李坚院士:“在他的带领下,全国从事木材科研的机构已经破除了壁垒、形成了合力。”的确,在每年全国木材科学年会上,李坚都会做报告,畅谈团队凝练出的科研方向,让同行们大呼“解渴”。如今,全国木材科学研究人员经常学术交流、互通有无,使林业工程学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种精神与家国情怀
做科研很苦、带学生很累,想要保持创新思维、领跑研究领域,就必须时刻关注着国际学术前沿。每当看到李坚院士在大年初一到办公室工作的身影、看到刘守新保持着每天阅读几篇英文文献的习惯、看到谢延军和于海鹏等专家常常为学生修改论文到凌晨、看到团队成员热火朝天地沉浸在各项课题中……很多人都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拼?可是他们却对这样的问题觉得奇怪——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实现梦想而攀登,怎么还会觉得苦、累呢?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黄大年正是怀着这样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紧迫感,恨不能一分钟掰成八瓣儿用,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限。东北林业大学林木资源高效利用教师团队也把对祖国的挚爱、对科研的执着,浓缩在自己奋进之路中,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劲头儿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敬业奉献。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因为有了精神,一个人才能昂首于天地之间,不论狂风暴雨还是明媚艳阳,都能吟啸徐行;因为有了精神,一个民族才能傲立于世界舞台,不论风云变幻还是山河沧桑,都能奋勇直前。东北林业大学,正是因为有了精神,才能背倚林海、扎根黑土,在建设祖国的火热浪潮中激荡前行。这种精神或许很难用一句话准确地概括,它蕴含在东林人教学科研的严谨中、一人一事的态度中、治学传道的追求中。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黄大年赓续了这种精神血脉,东北林业大学林木资源高效利用教师团队正是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刻对标祖国需要,自觉当好学生引路人,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教科相长,立德树人,把家国情怀永驻心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全部力量。